若是常寧人,就一定知道豆油餅。外表金黃,薄薄脆脆的餅上還點綴著幾顆油燦燦的黃豆,放到嘴里嘎吱一聲,豆香味充斥整個口腔。
走進常蔭路181號的這個小攤位,眼前的這位炸豆油餅的大姐叫張玲莉,今年52歲。自打4年前關閉辛苦經營的南雜店后,張大姐就開始做豆油餅生意了。
還未等記者走近仔細觀看豆油餅的制作過程,一股濃濃的豆油餅香就迎面襲來。據張大姐介紹,制作豆油餅的主要原料是早稻米和糯米。米和黃豆都需提前浸泡兩三個小時,然后將米研磨成水米粉,進油鍋前加鹽撒豆,炸豆油餅的模具就是在圓圓的鐵板邊上加了半厘米高的沿,防止炸制的時候水米粉流出。與市面上有些許不同的是張大姐在炸制時使用了兩口鍋。
張大姐說,一爐大火炸出來比較酥松,而另一爐小火則將剛炸出來的豆油餅回小火慢慢炸,防止炸焦,這樣大小火炸出來的豆油餅不僅顏色好看,餅的味道也更脆。
作為常寧地方特色食物,豆油餅的銷售很是緊俏。短短十幾分鐘,一盆水米粉便見底了,只見張大姐又重新盛滿,準備開始新一輪的炸制,加鹽、兌水、撒豆,其中的起承轉合,全憑自己的經驗。有時由于訂單多收工晚,張大姐也會提前炸好第二天的豆油餅,甚至會忙到深夜。在炸制的時候,張大姐與丈夫配合得十分默契,一人坐著不斷炸制,一人將剛撈出來的豆油餅放在濾網中濾油。
隨著時間的過去,人們對于味道、食材的要求慢慢提高,漸漸的豆油餅的口味得到了改良,加糖、加芝麻、加花生米,但是無論加什么都沒能替代黃豆的味道。
而對于常寧人而言,生日喜事、孩子周歲、老人高壽、逢年過節等活動,豆油餅都是必不可少的零食和伴手禮之一。(李青洪 劉小婧)
附件下載: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